孤拐骨
见踝骨条。
见踝骨条。
腋窝中的毛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腋下毛美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指贲门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;……还循胃口。”
儿科著作。1卷。明代作品,撰人不详,薛己注。约刊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诊法并治验30余则,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,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。本书收入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中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小产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。
证名。指心悸、怔忡。详心悸、怔忡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金银花、连翘、犀角、栀子、黄连、牛蒡子、玄参心、人中黄、马勃、薄荷、绿豆衣、板蓝根。水煎频服。治疫喉腐烂,灼热汗少,神烦痧隐,口渴,面赤项肿,脉弦数,舌苔干黄。如便秘,加大黄。
似指成年女性的阴道。《素女经》:“女子阴深……五寸曰谷实。”
病证名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小儿疝证,“多因先天不足,本脏虚弱,复因外感风邪,内食生冷,寒邪凝滞而成者有之。或因湿热郁于中,复被寒邪束于外,邪气乘虚并于血队,流入厥阴,厥阴属肝,其性急速,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