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感受外邪之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不得卧之症,诸经皆有,主热者多。”在外感门,有表热、里热、半表半里热,有气分热、血分热,有余热未尽,汗下太过等多种。详见表热不得卧、里热不得卧、半表半里
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症之一。多因气虚不能约束津液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沫痰,人有坐处,卒吐痰涎满地,其痰不甚稠粘,此气虚不摄而吐沫也。不可用利药。六君子汤加益智仁以摄之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又称尽牙,即智齿,详尽牙条。
明代医药机构。设于1370年(洪武三年)。由大使和副使各一人主管,其下于外府设提领,州县设官医,主管分发医药给军民及囚人的事宜。
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见温疫论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易简方》。为罂粟壳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