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又名撮口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扁豆,详该条。
《千金翼方》卷十八方。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(治胃疸,食多喜饮,量增半)、茜草根(治心疸,心中烦热,量增半)、葶苈子(治肾疸,唇干,量增半)、栝蒌(治脾疸,尿少而赤,量增半)、川椒、瓜蒂(治膏疸,饮少尿
锁子骨的别名。详拄骨条。
①肌肉的纹理。见肌腠条。②旧度量衡,十厘等于一分。
见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脾经湿热下注,外寒闭塞;或热足涉水,湿冷之气郁滞而成。多生足蹠,初起黄泡或紫白泡,形如豆粒,胀闷硬痛,皮厚难破,甚则足背浮肿,身发寒热。外治用王不留行30克,明矾9克,煎
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世仁。浙江余姚人。精于医术,著有《本草权度》一书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人参商品之一种,详人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