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矛香艾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将军丸

    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九方。吴茱萸,木瓜(去瓤)、大黄各等分。为末,米糊为丸,绿豆大,每服五十丸,粳米、枳壳煎汤送下。不应,酌加丸数再服,以通利为度。治脚气入腹冲心。

  • 神灯照法

    熏法之一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其法用朱砂、雄黄、血竭、没药各三钱,麝香四分,共为细末。每用三分,绵纸裹药搓捻,长七寸,麻油浸透,点燃以烟熏患处。有活血消肿、解毒止疼的作用。适用于痈疽轻证,七日前后照之

  • 气疝

    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腹中气乍满乍减而痛,名曰气疝也。”多因饮食寒温不适,气机阻塞而致腹中气痛的病症。宜理气为主,用荔香散。②指因气郁而发作的阴囊坠痛,或伴有少腹结滞不舒、大小便困难、遗尿、

  • 羊婆奶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橡村治验

   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
  • 产后腹胀呕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。卷二十一。多因产后败血攻于脾胃,胃气上逆所致。证见腹胀,满闷,呕吐,兼见恶露量少等。治宜活血祛瘀,健脾和胃。方用抵圣汤(赤芍、半夏、泽兰叶、人参、陈皮、甘草)或生化汤加味。

  • 合子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药瀹

    书名。10卷。张骥撰。本书辑录《内经》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,分为阴阳色气味、气运、五岁、穴化、五方、水谷、五宜、五过和药制共九类,分别予以集注,并加按语说明。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。

  • 急喉闭

    病名。系指咽喉迅速肿起闭塞。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五:“治急喉闭,逡巡不救者:蠡鱼胆,腊月收,阴干为末。每用少许,点患处。”参见紧喉风条。

  • 脱阳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脱阳痧,小腹急痛,肾缩面黑,气喘出冷汗,名为脱阳,有似发痧,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,酒四碗,煮二碗,作三服。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,令气热。”参见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