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之别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鼻为肺窍,又曰天牝。”详鼻条。
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。《千金翼方·妇人》:“有伏虫胪胀肿。”
润燥法之一。又称凉燥。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。症见身热头痛、干咳少痰,或气逆喘急、咽干鼻燥、口渴心烦,舌干红无苔,或薄白而燥。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吕震名撰于1850年。作者指出,有人“以为凡伤寒之病,多从风寒得之。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,若风、若湿、若温、若热,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”(见自序)。本书首辨风、寒、湿、温、热之源流及六
即鼻。详该条。
见《此事难知》。即循经传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徐述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②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肩胛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