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桃茎白皮,详该条。
颠,同巅。头顶部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始置于政和年间,官阶从六品,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称者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著蛊毒,面色青黄者,是蛇蛊。其脉洪壮,病发之时,腹内热闷,胸胁支满,舌本胀强,不喜言语,身体恒痛。又心腹似如虫行,颜色赤,唇口干燥,经年不治,肝鬲烂而死。”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来胃气不开,潮热旬日不思饮食。多因气血素虚所致。宜以开胃为主,用保和丸、逍遥丸。继以大补气血佐以滋阴,用十全大补汤酌加山茱萸、山药、丹皮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狗舌草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石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翁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