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伯祖
【介绍】:
东汉时医家。南郡涅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据考是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老师。
【介绍】:
东汉时医家。南郡涅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据考是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老师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尿血方,……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,随年壮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尿血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本病初起头皮出现细小丘疹,色赤而流水,浸淫痒痛,但不起痂,最后毛发脱落。治疗用白马蹄烧灰研细用猪脂调搽。
黧,黑色。面色黧黑即指面部呈现黑色。多因饮邪久滞胸膈,或少阴气绝、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少阴气绝,则脉不通,脉不通则血不流,血不流则色泽去,故面黑如黧,此血先死。”《金匮要略
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下肢踝以下部分,由踝、跖、趾组成,上接胫。
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实则挺长,虚则暴痒。”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金果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人先天地痛,忽被鬼邪所击,当时心腹刺痛,或闷绝倒地,如中恶之类。其得差之后,余气不歇,停住积久,有时发动,连滞停住,乃至于死。死后注易傍人,故谓之鬼疰也。”可选用犀角散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。当疾病出现假象,或大寒证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。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,故亦称从治。参该条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从者反治。”《医门法律》:“从者反治,辨之最难。
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。常用于内脏病变,如胃病取两侧胃俞,心悸取两侧神门,呕吐取两侧内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