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而化生的营养精华,它是人体生长发育、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由于来源于饮食水谷,禀受于后天,故又称后天之精。
见踝骨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三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指耳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子木,又号溯洄道人。海宁(今浙江海宁)人。年轻时业儒,兼精医术。以医名被徵聘到太医院,任太医院判。读医书较多,并且博访名家,搜集古今秘方,曾得到刘完素、张洁古、
脏象著作。敦煌出土卷子。唐初写本。书名虽题仲景,文中多记汉后诸医之论,当属托名之作。主要论述五脏机理、病源及常用药物。原件分别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、英国伦敦博物院
出明·赵宜真《秘传外科方》。即竹筒吸法。见该条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即痘痂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