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,其中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以潮热、虚弱为特征。因其热自内向外蒸发而名。病属虚劳范畴,亦称劳蒸。蒸病有五蒸、二十三蒸之分。常为劳瘵主症之一。以骨蒸为多见,故蒸病又称骨蒸。习惯上,多归入劳瘵。详
病证名。属阴肿证候。陆成一《女界须知》:“肝脉络于阴器,肝旺生风,复由外风引动,则阴户发肿,可用桑叶、菊花、荆芥、防风煎汤熏洗。”
病名。指癫病深入于筋者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筋癫疾者,身倦挛,急大,刺项大经之大杼脉。呕多沃沫,气下泄,不治。”参见癫条。
出《职方典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普济方》。即乌骨鸡,详该条。
书名。原题宋·王惟一撰。明·王九思等辑。5卷。本书是将三国时吴·吕广、唐·杨玄操、宋·丁德用、虞庶和杨康候等人的注文加以选录汇编而成。全书分经脉诊候、经络大数、奇经八脉、营卫三焦、脏腑配象、脏腑积聚、
肝气郁结,气郁化火,上逆犯肺所致的病证。多见于肺病日久,肺肾阴虚而肝火亢盛者。证见烦热口苦,头眩目赤,性急善怒,胸胁窜痛,咳嗽阵作,甚则咳吐鲜血,舌红,脉弦数。治宜佐金平木法。参见木火刑金条。
见医述条。
病名。多因气血虚衰,毒邪入侵而发。清·徐春泉《外科选要》:“其疮发于眼下睑上四白穴、巨髎穴。”古人认为疮色似葡萄,形渐大或生子母疮者,为危重之症。治宜托里清热消毒,用托里消毒散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