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,甚则嗌干,面尘,脱色。是主肝所生病者,胸满,呕逆,飧泄,狐疝,遗溺,闭癃。为此诸病
出《范子计然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白术汤第一方,见白术汤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郭治撰于1753年。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,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经验,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。书中以浮、沉、迟、数为四大纲,阐析28脉颇详。除脉诊外,并简介望、闻、问三诊。但书
丛书名。清·邵登瀛撰。内容为《四时病机》、《温毒病论》、《女科歌诀》。
骨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。”即股骨。详该条。
吻的异体字。见吻条。
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饮食被格拒于外,不得下咽入胃者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格食者,谓食不能下;格气者,谓气不能通。皆由中气闭塞,痰涎壅滞,聚而不散,如噎膈之状也。得病之因,有为怒气不得发越,食饮不得舒畅,朝暮郁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