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阳理痨汤
即拯阳理劳汤,见该条。
即拯阳理劳汤,见该条。
出《说文解字注》。为螳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危重病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”膏肓部位有指为膈中者。《外台秘要·五膈》:“膈中之患,名曰膏肓。”②指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
参补阴、强阴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用晦,自号杏翁。福建莆田人。精通医术,对贫家不取报酬。著有《杏村肘后方》、《伤寒书》、《脉理精微》等书,均佚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《伤寒论》方。又名蜜煎方。食蜜七合。纳入铜器内,微火煎,稍凝如饴状,搅之勿令焦,候可丸,即以蛤粉涂手,乘热捏作锭,大如指,长约二寸,每用一条,纳于肛门中,以手急抵住,欲大便时则去。治燥屎不下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六。即痘风疮。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喉科杓指》卷三。又名攒齿疳,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