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昼夜证象同异辨

昼夜证象同异辨

从病情在日间和夜间的变化对比,来推断疾病的深浅进退的一种辨证方法。凡病昼增剧而夜安静,为阳有余,病在气分。夜增剧而昼安静,为阴有余,病在血分。昼发热而夜安静,为邪旺于气分,其病在阳。昼安静而夜发热,为邪旺于血分,其病在阴。昼安静而夜发热烦躁,为热入血室。昼发热烦躁,夜亦发热烦躁,为重阳无阴。夜恶寒而昼安静,为邪旺于阴。夜安静而昼恶寒,为阴气上溢于阳中。夜恶寒而昼亦恶寒,为重阴无阳。昼恶寒而夜烦躁,饮食不入,为阴阳交错之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纽子三七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赤脉侵睛

    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脉传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延陵弟子纪要

    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
  • 膊(bó 博)

    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
  • 丸剂

    药物剂型之一。药物研成细末,用蜜或水、或糊、或药汁、蜂蜡等拌和,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。分别称:蜜丸、水丸、药汁丸、蜡丸等。服用方便,吸收较缓慢,药力较持久。凡药物不耐高热,难溶于水,容易挥发,毒

  • 疏表

    疏解表邪,同解表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驳骨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惟周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武条。

  • 四失

    指医生治病四种过失:①临症诊治不懂阴阳逆从的道理而盲目施治。②尚未掌握医疗技术,盲目施用各种疗法。③不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、嗜好、居住环境和职业,不注意形体的肥瘦、寒温,不区别性情的勇怯,不懂得用比类异

  • 女人血气逆流

    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经血不通,气血逆行,而上攻于目,故目每害之,满眼红筋,或如血翳包睛之状,甚者血灌瞳人。”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