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经读
见神农本草经读条。
见神农本草经读条。
指肾脏所藏的元精,属肾阴的范围。
病名。系指患牙疳而上下唇破,鼻穿并牙齿落者。《幼幼集成》卷4:“牙疳者,初作臭气,次则齿牙黑,甚则龈肉烂而出血,名为宣露,此由肾热。其气直奔上焦,故以走马为喻,宜速治之;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,名曰崩沙
外治法之一。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。与现代之热敷相似。有疏通腠理,改善循环的作用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可汤熨及灸刺而去之。”
书名。1卷。清·尤乘撰。刊于1667年。内容有:喉症总论、咽喉门(7病)、口牙舌颈面腮门(19病)、喉症治法及制药、用药法、喉症验方等。文字简明,切于实用。解放后出版排印本(与《咽喉脉证通论》合刊)。
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仲正。吴县(今苏州)人。为平江路(今江苏吴县、常熟、昆山等)官医提领葛应泽之子,得家传,精医学。
证名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肺,则病皮肤痛。”多由火邪侵袭肺卫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:“皮也者,所以包涵肌肉,防卫筋骨者也。……心实之痛,深至肉间,宜导赤散加减;火灼之痛,如欲炙手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即二仙汤,见该条。
经外穴名。见膝眼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