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九方。生地黄、熟地黄各一钱五分,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人参、苍术(米泔水浸炒)、白术(土炒)、厚朴(姜炙)、当归身、陈皮各一钱,地榆、防风、泽泻、生甘草各六分,乌梅二个。水
证名。指眼胞浮肿。目窠,下眼胞。即目下肿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水始起也,目窠上微肿,如新卧起之状。”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称为“目窠上微拥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候》:“脾病则不能制水,故水气独归于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世代为医,精通医术。擅长治疗传染病。
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。如冬天应寒而反暖,春天应暖而反寒等,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节律,助长某些病原物的致病作用,成为致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。
【介绍】:见徐彦纯条。
病名。指雷头风病势较剧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但头痛倏疾而来,疼至极而不可忍,身热目痛便秘结者,曰大雷头风。”详雷头风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对各经的重要俞穴,作了推本求原的论述,故名。主要论述五脏六腑与经脉之气,在肘膝关节以下,出入流注经过的所在,指出了井、荥、输、原、经、合等要穴分布在四肢肘、膝、四关以下的特定部位,
①手阳明大肠经之简称。见该条。②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①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,也称大肠、大肠筋(《幼科推拿秘书》)。现用此处居多。能治泄泻,止痢疾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赋歌论诀秘旨》:“若治痢
病名。①泄泻的简称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胃脉实则胀,虚则泄。”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泄凡有五,其名不同。”亦有指泄为大便稀薄,与泻不同者。《奇效良方·泄泻门》:“泄者,泄漏之义,时时溏泄,或作或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