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明·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眼科病证。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:“二目不疼不赤,瞳孔无异常人,外视如无病,但夜明而昼昏。”类今之昼盲,详黑夜精明证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腐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椿叶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集学心镜》卷六。多由热积于中,火动痰生而起。症见结喉之处或颈项两边肿起,疼痛,窍闭不通,气息不利,声嘶不清,饮食难进。治宜清热、消肿、止痛。用普济消毒饮、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
灸治脚气的八个穴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风市、伏兔、犊鼻、膝眼、足三里、上巨虚、下巨虚、悬钟。分三日灸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