楸树皮
见《甘肃中药手册》。即核桃楸皮,详该条。
见《甘肃中药手册》。即核桃楸皮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。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女子二七而阴道通,七七而阴道绝,绝而后育,是名野合,野合之子率多不寿。”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。指咳呛气逆的痰嗽。治疗可用蛤粉、青黛、瓜蒌、贝母等。参见咳嗽、咳逆、痰嗽等条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凡见风轮际处,由白珠而来无数粗细不等赤脉,周围圈圆侵入黑睛,黑睛上障起昏涩者,即此证,必有瘀滞在内。”详逆顺生翳条。
见傅青主女科条。
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脾热引起身黄。若脾更移热于它脏,则于身面、眼目、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。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,面色黄,脉亦青;如脾移热于心,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,眼赤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绵枣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