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毫毛

猜你喜欢

  • 屈肘反背翻掌通臂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一手按于肩部,一手握住腕部,将病人上肢向后,屈肘翻手于背部。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。

  • 大楗骨伤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大楗骨即股骨。因跌打、压轧所伤。临床有股骨颈、粗隆间、股骨中段及股骨下段骨折等。症见局部肿胀、疼痛,患肢有缩短畸形,脚向外旋,不能站立,活动受限,触按有骨声。断端有移位者

  • 打咯忒

    证名。即呃逆。《医林改错》卷上:“呃逆俗名打咯忒。”详呃逆条。

  • 胞睑

    又名目胞、眼睥、眼胞、目裹、胞、睑、约束等,指上下眼睑(俗称眼皮)。上眼睑又称目上胞、目上睑,下眼睑称目下胞、目下睑。胞睑有保护眼球及防御外伤的作用。它是肌肉组织,在脏属脾,在五轮中为肉轮。故眼睑疾患

  • 本草权度

    综合性医书。3卷。明·黄济之撰。刊于1535年。书名本草,实际上以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脉、因、证、治为主,前有五脏虚实、脉法、脉体升降图、经络图、十四经穴等内容。编次不同于一般临床综合性医著,辨证颇多心

  • 攻补兼施

   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。适用于邪实体虚,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。如热病邪结肠胃,气虚而便结,用黄龙汤,以甘草、人参、当归补虚,以大黄、芒硝、枳实、厚朴泻下。

  • 积热便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因肠胃积热,热迫络损导致的大便下血。与热毒下血相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有肠胃积热,及因酒毒下血,腹痛作渴,脉弦数者,宜黄连丸,酒蒸黄连丸。”又:“有实热

  • 瘖(yīn 音)

    同喑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一效集

    方书。1卷。清·司马湘(晴江)辑。辑年不详。此书汇集七珍双治散、金疮铁扇散等42方,多为外科验方。卷末附“市肆所卖丸散膏丹目录”,收回生再造丸、瞻酥丸等25方;“治杂方目录”,收治哮喘方等治蛇头疔方等

  • 热入血室

   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,感受外邪,邪热乘虚侵入血室,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。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,寒热往来,白天神志清醒,夜晚则胡言乱语,神志异常等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有如下记载:①“妇人中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