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指足太阳筋的支筋,网维于目上胞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太阳为目上网。”
即和胃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律条。
经脉以四肢末端为根,称为“四根”,以头、胸、腹三部的一定部位为结,称为“三结”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更穷四根三结,依标本而刺无不痊。”四根三结,说明四肢与头身之间经脉和穴位主治上的相互联系。临床上取四肢穴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“上林,穴在三里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上巨虚。见该条。
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。始创于宋代(1026年),用铜铸造,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,胸腹腔有脏器,中空。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,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。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,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茵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