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礼堂医学举要
见医学举要条。
见医学举要条。
见明目至宝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虔条。
证名。与热在骨髓相对而言。一般指邪热在体表浮浅处的病症。亦作表热里寒解。又有释为真寒假热者。参见热在骨髓及有关各条。
证名。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食已即吐者,大黄甘草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下:“经云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,……若下既不通,必反上逆,所谓阴阳反作,气逆不从,食虽入
见《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忿怒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无恚嗔之心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。
【介绍】:隋代养生家。字文休。撰《帝王养生要方》6卷。
证名。又称食后昏困。指饭后昏倦欲睡之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食方已,即困倦欲卧,脾气弱,不胜食气也,俗名饭醉。宜六君子汤加山楂、神曲麦芽。”参见食后昏困、嗜卧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