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普济本事方条。
指产后出现类似伤寒太阳、少阳二阳经的症候。由气血两虚,阴阳不和所致,与外感的病症不同。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:“产后七日内外,有发热头痛恶寒,勿专作太阳证治之以麻黄汤;发热头痛胁痛,勿专做少阳证治之以柴胡
同清金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人体脏腑、气血损伤,或内邪上扰所致的一类头痛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至若内伤头痛,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。”内伤头痛,一般起病较缓,时作时止,遇劳累受风,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,并有脏腑气血不足
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方。犀角、炒大黄各一两,川芎半两,石膏二两,牛黄(研)半分。为末,合牛黄研匀,每服一钱匕,不拘时淡竹叶煎汤调下。治伤寒刚痉,壮热头痛,筋脉不能舒展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卷上:“不论何时何风,见之则流热泪频频,原由肝胆肾水津液不足,窍虚不密,而风邪引出其泪也。”
即一滴金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学家。西藏吉雪人。著有《医学源流》。
病名。见《黄氏喉科集学心竟》卷三。脚根喉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