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骨之一。即鼻软骨。此骨系附鼻孔外壁,居鼻骨之下,计一对,因其形如介壳,故名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尚文,号节庵。浙江余杭人,生活于15世纪。《杭州府志》记其幼读儒书,旁通百家之学,治病有奇效,为一时名医。正统年间曾为官方征用,后引疾归里。撰《伤寒六书》,流行较广,颇有影响。
红内红星舌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筋疽。见该条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香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足的第一趾。又名足大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”
出李肇《国史补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废,肢体瘫痪。《素问·脉解》:“内夺而厥,则为瘖痱,此肾虚也。”张志聪注:“痱之为病,四肢不收。”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涿县)人。
见云岐子脉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