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三丫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喉风病之一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七。方用:朴硝、川乌、当归、牛膝、麝香、脑子、硼砂、荆芥、薄荷、甘草、葛粉、全蝎,为末,用清水泔调。春用菘菜汁调,夏用黄麦汁调。如不能吞,用豆腐切如棋子块,蘸药
【介绍】:见王泰林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熟地黄五钱,白芍药、知母各三钱,升麻、干姜各二钱,甘草一钱。为末,粥和丸。治久病大肠气泄。
烦悗的别称。指心胸烦闷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上,气并于下,心烦惋善怒。”马莳注:“惋宜作悗,《灵枢经》俱用此悗字。”
指纹弯向中指旁,主外感风寒类病证(见《医宗金鑑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)。
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编有灸法专书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,八卷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