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假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化痰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。多因气血凝滞,脉络不通,或痰火内作,饮酒酿湿,流踞经络而成。症有缓急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或一手、一指,先见麻木,一年半载,渐渐不能举动,此病起于缓者;或痰火内作,忽
证名。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治法先用黑豆、生甘草节等分,煎浓汤,先薰后洗。再用鹅黄散(轻粉、熟石膏、川柏等分,研末,加入冰片研匀),湿则掺,干则用胆汁或麻油调搽。
【介绍】:见王宗正条。
即羊水。详该条。
指十二经及其脉络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