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包菌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中秀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天益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心黑苔而润,舌边白苔。为表里虚寒证,症见畏寒,脉迟而弱,宜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白苔而舌根黑苔的舌象,宜辨别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若黑根无积腻,白苔薄滑,刮之即净,舌上多津,口不渴,或渴而不消水者,真寒假热也,宜十全辛温救补汤加减;若黑根粘腻粗涩,干厚刮之不净,燥苔无津,口渴
病证名。出《万病回春·初生》。又名上皮疹。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,内含脂肪渣,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。清·程永培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,见风即生,但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紫葳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猘犬即狂犬。见《肘后方》卷七。即狂犬伤。证治同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砧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