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,且排泄物呈黄色而臭的证候。因伤热乳引起胃肠积热所致。治宜清肠和胃。用黄芩汤加减。
病证名。见《红炉点雪》卷二,系指失音之因于痨瘵(结核)者。此外,还有一般性的火病失音,其中更有虚火实火之异。因于虚火者,多由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所致。治宜滋阴降火,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因于实火者,多由肺胃
阳气重叠过甚,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。参重阴必阳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实之一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大小便闭塞不通。参见五实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扁担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梁之变,足生大丁。”古无疔字,丁通疔,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大抵如豆、如臼、如箔金、如茱萸、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,或衣服触着而疼痛
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白马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