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辨识疮疡之属阴证者。如疮疡起病较缓,疮形平塌散漫,不疼或隐痛,或抽疼,皮色不变,或紫暗或沉黑,不热或微热;难消、难溃、难敛;病程长,溃则脓水清稀,脉沉细而无力,为疮疡阴证。常伴全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白术散第二方。见白术散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会维、胃维。属足阳明胃经。阳蹻、手足阳明之会。位于口角外侧,正视时,适与瞳孔相直。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,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;并有面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口眼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扩展、流溢或蔓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”
指肾气、肾阴、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肾虚,……病苦心中闷,下重,足肿不可以按地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一:“肾虚,论曰肾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。若肾气虚弱,则足少阴之经不利,故其证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蒲黄饮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中马毒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平治会萃》卷三。即酒齇鼻。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