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913~1972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又名云高,字亦丹。浙江金华人。青年时期在家乡从赵霭堂学中医,并独立行医多年,后又在医学院学习西医。对中医临床及药理学有一定研究。解放后,在中医研究院从事
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栀子、黄连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暑气呕吐;或脾热痿软,肌肉不仁,身重不能转侧,纵缓不能举动。若呕吐,呃逆而口渴者,加葛根、竹茹。②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栀子、木瓜、秦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晚年隐居,故又称温隐居。祖籍河南,其高祖始寓居四明(今浙江宁波),得医师王承宣之传。历三世至其父温制斡,以儒医名于时。承家学,亦精于医,自淳熙之年(1174年)悬壶后,即名显京邑,
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,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,或有血块,俱以手法去瘀血,服活血清热药。”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奇病论》。亦作痟渴。①泛指具有多饮,多食,多尿症状的疾病。分上消,中消,下消三种。《证治汇补·消渴章》:“上消者,心也。多饮少食,大便如常,溺多而频。中消者,脾也。善渴善饥,能食而瘦,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湿热上蒙清窍所致的头痛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心烦头痛者,病在膈中,过在手巨阳少阴,乃湿热头痛也。”多由湿热熏蒸,上蒙清窍所致。证见头痛且重,心烦身重,肢节疼痛,或面目、四肢浮肿,舌苔黄腻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七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针刺前后的禁忌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凡刺之禁:新内勿刺,新刺勿内;已醉勿刺,已刺勿醉;新怒勿刺,已刺勿怒;新劳勿刺,已刺勿劳;已饱勿刺,已刺勿饱;已饥勿刺,已刺勿饥;已渴勿刺,已刺勿渴;大惊、大恐,必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