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后瘖
即肾怯失瘖。详该条。
即肾怯失瘖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》。即白及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睡觉时,突然出现惊恐躁动的证候。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:“小儿睡中惊动者,由心肾不足所致。盖心主血与神,肝藏血与魂,肺主气与魄,肾主惊与恐。小儿脏腑脆弱,易为惊恐,恐则气下,惊则心无所依,
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风池直上发际处。左为日角,右为月角。参见太阳条。
《幼科铁镜》卷二方。羌活、前胡、半夏、陈皮、柴胡、赤芍药、茯苓、川芎、枳壳、厚朴、桔梗、苍术、升麻、葛根、藿香、独活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时毒烧热,或肿颈,或肿腮,或身有肿毒;或头疮愈后,毒气归内,而致气
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。即朦昧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I17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颈侧,下颌角后方,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。布有耳大神经前支,面神经颈支,深层为交感神经链,前为颈外静脉,深层有颈内动、静脉。主治耳鸣,耳聋,咽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