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阻心窍
同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同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由开封(今河南开封)迁吴县(今江苏苏州),高宗赐名良惠,因而忘其原名。
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泛指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,不知痛痒。《医学正传·麻木》:“夫所谓不仁者,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,如绳扎缚初解之状,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。”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卢万钟条。
锁子骨的别名。详拄骨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古称卒上气、卒喘。多由感风感气,或多食多饮而然。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,如用定喘汤加减等。参见卒上气、喘证等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悬命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大嘴即大眦。即大眦赤脉传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