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妄言,走呼,腹满,面赤,名阳明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方书名。又名《政和圣济总录》。200卷。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。成书于1111~1117年(政和年间)。后经金·大定年间、元·大德年间(名为《大德重校圣济总录》)两次重刊。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
见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。即产后完谷不化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指稍劳即出汗。多因脾虚气弱,以致稍劳即汗出淋漓。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名词。出《洞玄子》。指阴道。
眼科著作。2卷。明代作品。撰人佚名。首卷为目疾症候总论,及五轮八廓病证等;卷1眼科治疗药方并分论药性品目;卷2五轮八廓主病图及72种眼病(上列图,下为七言诗及所用药品),末附眼科用药便览。现有明万历间
指怒目圆睁,炯炯逼人之状。《灵枢·论勇》:“勇士者,……怒则气盛而胸张,肝举而胆横,眦裂而目扬,毛起而面苍。”
【生卒】:434~499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,字景豫。会稽余姚(今浙江绍兴)人。著有《食珍录》,已佚。
多由饮食不慎,误食蜈蚣。可先取生猪血饮之,少倾以清油灌口中,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。后以雄黄末调服,以解其毒。
元代医疗机构名称。《元史·仁宗本纪》载:“广惠司,秩正三品,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,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。”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。1253~1259年,蒙古族军队占领“波斯”一带后,在城防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