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白虎风

白虎风
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二:“夫白虎风病者,是风寒暑湿之毒,因虚所起,将摄失理,受此风邪,经脉结滞,血气不行,畜于骨节之间,或在四肢,肉色不变,其疾昼静而夜发,即彻骨髓痰疼,其痛如虎之啮,故名曰白虎风病也。”详痛风历节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儿痉

    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,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
  • 敷眼法

   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①药物敷。又名敷药。常用新鲜药物如蒲公英、生大黄等洗净捣烂,贴敷眼睑等患处。切勿入眼!可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②热敷。常用湿热敷,可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。③冷敷。可除热、定痛、止血。适用

  • 肩前痛

    指肩前部肌肉、筋脉疼痛。多因邪袭手阳明经脉或肺气郁阻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》:“肩前属大肠经,故肩前痛为大肠经病,盖肩端两骨及前臑,皆大肠脉所贯。风热乘肺,肺气郁甚,肺先病,当泻风通

  • 司马子微

    【介绍】:即司马承桢。见该条。

  • 在颊部的后方,耳根前方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蕃者,颊侧也。”

  • 白陷

    痘疹五陷证之一。《痘疹精详》:“痘出稠密,其色淡白,根无红晕而顶陷者,白陷也。”为气血两虚所致,宜大补气血,用人参养荣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味。

  • 表虚里实证

    证名。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由卫气不足,外邪传里,胃肠积滞,痰瘀停留所致。详见表虚证、里实证条。

  • 寒泄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寒泻、鹜溏。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:“又有寒泄者,大腹满而泄;又有鹜溏者,是寒泄也。”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寒泄,寒气在腹,攻刺作痛,洞下清水,腹内雷鸣,米饮不

  • 脐中流血

    病证名。指脐中出血。若其血不多,夹水流出者,乃大小肠火旺,以致肾经干燥无水滋润所致。须以治肾为主,方用两止汤或障脐汤(《辨证录》:大黄、当归、生地、地榆)。

  • 坚疝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四:“腹中气满,心下尽痛,气积如臂者,名坚疝。”即癥疝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