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小儿疳眼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:“脏腑久积风热,内熏肝经,冲发于目,始则肿赤隐痛多泪,日久津液涩少,睑眦皮急,致睫拳倒刺,隐摩瞳人。”即倒睫拳毛。详该条。
选穴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指五脏病变当取相应经脉五输穴中的输穴(张志聪解释作五脏背俞)进行治疗。
亦称达邪透表。即透达表邪的治法。外感表证,须透邪外出,故称。
病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八:“小儿耳肿、耳痛、耳停、乃三阳风热壅遏所致。”即停耳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即擦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老子按摩法》:“两手拳反背上,掘脊上下亦三遍(掘揩之也)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目眶。俗称眼眶。眼窝周围的骨骼,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。
出《毛诗传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