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眉棱骨

眉棱骨

骨名。额骨的眶部。眼眶的上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毒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又名紫花地丁散。甘草一钱,金银花、紫花地丁、当归、大黄(酒炒)、黄芪、赤芍药各五钱(一方加升麻)。为末,酒煎,分二次服。治痈疽疖毒。

  • 无射

   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

  • 银风内障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瞳神大成一片,雪白如银,其病头风痰火人,偏于气忿怒郁不得舒而伤真气,此乃痼疾。”类今之并发性白内障。

  • 索子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锐毒

    病名。即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之有头疽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又名耳后发、耳后疽、耳后疮、发颐、参发颐、耳后毒。证同夭疽。治法参见有头疽条。

  • 羌活蒲蓝汤

    见《辨证施治》。羌活9~15克,蒲公英、板蓝根各15~30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辛凉解表。治感冒风热,咽喉肿痛。

  • 梁逢尧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
  • 大方脉

   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,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。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。宋代太医局,元、明、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。参见九科条、十三科条等。

  • 黄连补肠汤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黄连四钱,茯苓、川芎各三钱,酸石榴皮五斤,地榆五钱,伏龙肝二钱。为粗末,每服八钱,水煎服。治大肠虚冷,痢下青白,肠中雷鸣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载有本方,但名黄连补汤。

  • 石榴壳

    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石榴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