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君颖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备急良方》等书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外症喉痈。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通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。参见岐黄、岐伯、黄帝等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世仁。浙江余姚人。精于医术,著有《本草权度》一书。
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即小儿出生后百日内出现的瘙疹。详瘙疹条。②见清·谈金章《诚书痘疹》。即痘疮。详痘疮条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虚热。《女科秘宝》:“初孕自发大热,服凉药更甚,此胎之虚热也,服四物汤再加人参、附子。”
指肾精的虚损脱失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精脱者,耳聋。”《类经》四卷注:“肾藏精,耳者肾之窍,故精脱则耳聋。”
经脉名。即足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足泰阴脉:出大指内兼(廉)骨蔡(际),出内踝上兼(廉),循胻内兼(廉),□膝内兼(廉),出股内兼(廉)。其病:病足大指废,胻内兼(廉)痛,股内痛,腹痛,腹胀(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