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门牙。详该条。②病证名。为隐约见于新生儿齿龈粘膜下的白色斑块。可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。治法见马牙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纵添条。
详见汗条。
出《海上名方》。即地椒,详该条。
见范东阳方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忧郁思虑而得。症为颈部或腋下生核,伴有寒热,终成漏症。初宜内服犀角散。破溃有脓者可用雄黄一分,白矾一分,龙胆三分,细辛半两,川大黄半两,地胆半两,石决明一分,续断
病证名。为小儿消渴之一。即消中。宋·黎民寿《简易方》:“若热蓄于中,脾虚受之,伏阳蒸内,消谷善饥,食欲倍常,不生肌肉,好饮冷水,小便频数,色白如泔,味甜如蜜,名曰消中,又曰脾消,属于中焦,病在水谷之海
①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鸢尾之别名。②出《本草崇原》。为萹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