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肩胛疽,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海金沙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铃兰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又名草玉铃、香水花、草寸香、鹿铃草。为百合科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.的全草。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、山
即正色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(L.)Hook.f.的根。微苦、涩,凉,有小毒。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①治急性胃肠炎,扁桃体炎,咽喉炎,风湿痹痛,尿路结石,白浊,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病名。见《黄氏喉科集学心竟》卷三。脚根喉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仙人掌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子木,又号溯洄道人。海宁(今浙江海宁)人。年轻时业儒,兼精医术。以医名被徵聘到太医院,任太医院判。读医书较多,并且博访名家,搜集古今秘方,曾得到刘完素、张洁古、
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。由软骨及皮肤构成。又名耳壳。参见耳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