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仙换骨丹

神仙换骨丹

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方。大黄白芷槐花川芎防风一两,乳香、没药木香沉香各三钱,苍术二两,草乌(半生,半煨)、细辛苦参各一两五钱,麝香五分,浮萍三两。为细末,用麻黄煎膏,加炼蜜为丸,每丸重二钱,朱砂为衣,每服一丸,酒或葱汤磨服。治鼓槌疯,即寒湿脚气,初起膝间瘦痛,恶寒湿风冷,行走不便,久则肢胫虚弱,骨节大痛,肌肉消瘦,膝盖踝骨反大,脚趾麻木,形如鼓槌;并治软瘫疯,肢体痠痛,手足无力,拘挛不得伸,弛纵不能,身软如绵,或骨节举动有声,终成瘫痪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乐菜

    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热腰痛

    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。症见腰痛强急,牵连脚膝,口渴便秘,脉洪数。治宜祛风清热。可用败毒散,或大、小柴胡汤等方。

  • 血结胸

    结胸证之一。①指邪热瘀血互结胸膈者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结胸》:“伤寒阳证,吐衄血不尽,蓄在上焦,胸腹胀满硬痛,身热,漱水不咽,喜忘如狂,大便黑,小便利,名血结胸,用犀角地黄汤。”亦可用抵当汤、桃核承

  • 神效栝蒌散

    《集验背疽方》方,又名括蒌散。大栝蒌二个,当归(酒洗)、甘草各五钱,乳香、没药各一钱。为末,酒煎分三次服;药渣敷患处。治乳痈,痈疽瘰疬,便毒。《疡医大全》亦有本方,但无乳香。

  • 囟顶

    指颅顶部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头脑户痛,延及囟顶发热。”

  • 正水

    病名。①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正水,其脉沉迟,外证自喘。”多因脾肾阳虚,水停于里,上迫于肺所致。参见水肿、肺虚身肿条。②指十种水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,称心水、肝水、肺水

  • 蜜望子

    出《肇庆志》。为杧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虚内热

    又称阴虚发热。由于阴液损耗,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虚则内热。”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、夜热,或五心烦热,并且多兼见盗汗、口干,舌红,脉细数等。治养阴清热,或滋阴降火。

  • 椒苄(hù 互)丸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六方。川椒(去目,微炒)、熟地黄、生地黄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腹盐米饮送下。治目昏多泪。

  • 豁痰醒脑

    即化痰开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