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唐·侯宁极《药谱》。为川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牙痈之别名。详牙痈条。
见针灸素难要旨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婴儿出生后,一般在36小时内初次排尿,每天四、五次,渐至十余次,一周岁以后,才逐渐减少。如果出生两天后,仍无小便,除由于缺乏肾或尿道畸形所致者外,大多由胎热蕴结膀胱,或胎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山慈姑。
证名。指风冷侵袭筋脉而出现的结节。《诸病源候论·结筋候》:“体虚者,风冷之气中之,冷气停积,故结聚,谓之结筋也。”参见筋结条。
十怪脉之一。又称转丸脉。脉来去捉摸不定,如豆之旋转状。
病证名。出《龙木论》。又名疳涩眼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凡小儿疳涩眼,数日不开,皆风热所致。”《证治准绳》:“肝者眼之候,上膈伏热,痰涎壅滞,以致肝风入眼,赤肿翳生,眵泪烂眶,痛痒揉擦,昏暗雀盲,甚至经月合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自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