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方

经方

汉代以前的方剂称经方。其说有三:①后汉·班固的《汉书·艺文志》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,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。②指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和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的方剂。③专指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所记载的方剂。一般所说的经方,多指第三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五脏积热,面赤,言语带邪,昏沉错乱,目中黄色,此是酒黄。灸后心、百会、下廉三处百壮。若惙气上喘,脉如屋漏,此候不治,如只大便下血,宜服泽泻汤方。”参见黄疸有关

  • 正骨心法要旨

    书名。4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87~90)。清·吴谦等撰。首载手法总论及《内经》中有关记述,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、骨折、脱臼等病的症治,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。

  • 神清散

    ①《卫生宝鉴》卷九方。檀香、人参、羌活、防风各十两,薄荷、荆芥穗、甘草各二两,石膏四十两,细辛五两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沸汤点服。治头昏目眩,脑痛耳鸣,鼻塞声重。②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黄芩、蝉蜕

  • 透骨消

    ①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透骨香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雪药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蜡树皮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绝胎

    见清·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。即绝育。

  • 唇睑相邀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睛珠自然欹侧,而顋唇亦歪在一边……亦曰唇睑相邀。”详风牵斜条。

  • 山夜兰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部总录医药编

    医书目录工具书。3册,丁福保、周云青编。本书是《四部总录》一书中有关医药书目部分的单印本。作者收录各种目录学著作中撰有书目提要的现存中医古书(其书虽存,但无书目提要的不收)共1500余种,加以分类汇编

  • 痘疮夹痧

    病证名。又名痘夹疹。痘疮夹有痧子的证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》:“痧亦疹类,但形如粟米,尖圆白硬,内含清水为异。此亦热毒所发,往往夹痘而出,宜于疏散,以荆防败毒散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