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儿科医家。字南旸。云间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少业儒,后改习医。熟谙家传“翁仲仁《痘疹金镜录》”,讲究潜玩,按之施治,并参酌时宜,活人甚多。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,成《痘疹金镜录补遗》3卷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:“因便而清血随出者血痔也。”即有明显便血症状的内痔。治疗见内痔条。
治法之一。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。肾阳虚则气化不利,易致水湿内停。如四肢浮肿、面色苍白、腰部痠冷、小便短少,舌淡、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用济生肾气丸。
骨名。即足外踝骨。详核骨条。
病证名。指乳食停滞而致的吐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伤乳食,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。”临床多伴有腹痛,面色黄滞,发热,不喜饮食。治以化乳消食为主。宜胃苓丸,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股的俗称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敬义。上海市上海县人。精于温疫、伤寒等传染病,撰有《疫疠溯源》一书(1761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