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络全书

经络全书

书名。4册,分为前后两编。前编系明·沈子禄撰于1566年;后编为明·徐师鲁撰于1576年。其后又经清·尤乘重辑,刊于1689年。前编名“分野”,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,逐一详引博考《内经》等书文字,并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;后编名“枢要”,又分原病、阴阳、藏府、营卫、经络、常经(即十二经)、奇经人迎气口三部诊脉清浊虚实、客感、传变等14篇。均考《内经》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,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,书末附有音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饮食汗

    证名。指饮食后随即汗出,甚至汗下如雨。多因正虚胃热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汗病章》:“饮食汗者,因正气空虚,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,故食入汗出。”治宜安胃汤、二甘汤等方。

  • 秦王九疸散

    《千金翼方》卷十八方。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(治胃疸,食多喜饮,量增半)、茜草根(治心疸,心中烦热,量增半)、葶苈子(治肾疸,唇干,量增半)、栝蒌(治脾疸,尿少而赤,量增半)、川椒、瓜蒂(治膏疸,饮少尿

  • 外关内格

    脉象。脉上溢于鱼际。为阳气关闭于外,阴气格拒于内,故称。《难经·三难》:“遂上鱼为溢,为外关内格,此阴乘之脉也。”

  • 夜合珍珠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拘苛

    证名。指筋脉拘急,肌肉有沉重、麻木感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筋肉拘苛。”王冰注:“拘,急也;苛,重也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,故筋急肉苛。”

  • 逆针灸

    指未病而用针灸刺激穴位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小儿新生无疾,慎不可逆针灸之。如逆针灸,则忍痛动其五脏,因喜成痫。河洛关中土地多寒,儿喜病痉,其生儿三日,多逆灸以防之。”

  • 单肉蛾

    病名。即乳蛾发于一侧者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见乳蛾条。

  • 杜伯原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
  • 达原丸

    即达原饮第一方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达原饮条。

  • 夭疽

    病名。①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颈名曰夭疽。其痈大以赤黑,不急治,则热气下入渊液,前伤任脉,内熏肝肺”。②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有头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。左名夭疽,右名锐毒,俱属少阳胆经。多因情志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