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,或失治、误治,致使毒邪内攻,扰及心营所致。证见心中烦乱,神昏,或恶心欲呕等。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。治法参见疔疮走黄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耳背高骨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假孕症型之一。由平素火盛多痰,适值经行胞净,痰浊乘虚入子宫,与血相结,以致经闭腹大,状如怀孕。法当下其痰,则腹胀自消。方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合芎归汤。
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。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穴位别名。①太溪穴别名。见《针灸聚英》。②指内踝尖穴,见《针灸集成》。③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“吕细,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,针三分。”所指疑为照海穴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安徽休宁人。儿科医生徐道聪之子,精通医术。撰有《徐氏方书》一书,已佚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一册方。远志(去心)、茯神(去木)、肉桂、人参、炒酸枣仁、黄芪、当归(酒浸)各一两,炙甘草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心劳虚寒,梦寐惊悸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臀位产。李小有《胎产护生篇》:“产育三难,……有先露臀而曰坐生。”详坐臀生条。
形色不相称的证象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把人按五行分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形。所属五色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。如木形人色见黄,为木胜土;火形人色见白为火胜金,称为形胜色。这种附会的说法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