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络诊视图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癃津液别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,分而为溺、为汗、为泣、为唾、为髓,是为津液之五别。津液五别之道失常,癃闭而不通,则为水胀之病,故名。

  • 吸筒疗法

    即拔罐法,亦称吸筒法。详拔罐法条。

  • 土瓜根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为王瓜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蛇不钻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十二原

    指五脏及膏、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五脏

  • 冒心

    证名。以手按心下之意。由于胸阳不足,病人自觉心下空虚而悸动不宁,故喜以手按心下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汤主之。”成无己注:“发汗过多亡阳也

  • 南极

    南方之极,与北极相对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云奔南极。”

  • 丹穴

    名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阴道穹窿。

  • 补益摄血

    即补气止血。详该条。

  • 汗出如油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发微论》。指汗出如油之状,黏腻不易流动。多见于病危虚脱之证。参见绝汗、油汗、黏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