绸完索南扎西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白降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毛世洪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方。茵芋叶、铅丹、秦艽、钩藤皮、石膏、杜蘅、防葵各一两,菖蒲、黄芩各一两半,松萝半两,蜣螂十枚,甘草三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小豆大,三岁以下小儿每服五丸,三岁以上每服七丸,五岁以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学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,著有《医学通义》一书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正骨疗法由来已久。宋代设疮肿兼折疡科,正骨属折疡范畴。元代始用正骨科,作为十三科之一。明代改为接骨科,但其治疗范围未变。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的学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①气血充盛的经脉。如冲脉、胃经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有余,则泻其盛经出其血。”②浮现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络脉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故取盛经分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