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五音之一。肾音羽,其音柔细尖利,沉而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逆传心包

    出《温热论》。温邪犯肺之后,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。主要证候有高热、神昏、谵语、心烦、舌绛,脉数等。

  • 柿饼霜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即柿霜,详该条。

  • 吕夔(kuí 奎)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大章;本姓承,后改姓吕。江苏江阴人。先学儒,后改学医,精心研究,博访医方,医术逐渐熟练,在当地有“吕仙”之称。江苏地区疾疫流行时,救治甚多,嘉靖时(1523~1

  • 微针

    古针具名。指毫针等纤微细小的针具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营其逆顺出入之会。”

  • 酸甘化阴

    是酸味、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。①阴不济阳,患者表现失眠、多梦、健忘,舌赤糜烂,脉细数,用酸枣仁、五味子、白芍、生地、麦冬、百合等。以酸能收敛浮阳,甘能化生津气,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,阳亢得平。②脾阴不

  • 风热牙疳

    病名。多因阳明蕴热与风热之邪相搏,邪热上冲,客于牙龈所致。初起症见齿龈红肿疼痛,发热或寒热交作,继之齿龈糜烂,常易出血,或便秘恶心呕吐。治宜疏风清热、泻火解毒。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清胃散、玉女煎等加疏风

  • 额骨

    解剖学同名骨。位于头前上方。

  • 肾阴

    又称元阴、真阴、肾水、真水。与肾阳相对而言。指本脏的阴液(包括肾脏所藏之精),与肾阳依附为用,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肾阴不足,肾阳就会亢奋,甚则相火妄动;相火妄动反过来也灼耗肾阴。

  • 喉声

    病证名。指急性咽喉阻塞所引起的喉头喘鸣声。《医门补要》附载:“喉声如雷及呛食者,死。”

  • 漱经

    病证名。张蕃芝《生生要旨》:“妊娠阴阳失和,胎气不安,以致腹中作痛,时有漏下,俗名漏胎,又名漱经。宜胶艾汤主之。”详胎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