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囊风

肾囊风

病名。生于阴囊部的疮疹。又名绣球风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木,破流脂水。”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,继起丘疹、水疱,搔破浸淫脂水,湿烂起痂,迁延日久肾囊皮肤肥厚脱屑,剧痒。治宜清热祛风除湿,内服龙胆泻肝汤。外用蛇床子汤水煎熏洗;早期用三石散青黛散外搽,后期用狼毒膏或烟熏法。相当于阴囊湿疹(包括神经性皮炎和阴囊瘙痒症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研子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热病后发豌豆疮,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,男左女右。”所指灸处,即尺骨茎突之高点处。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两手研子骨。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则名研子。

  • 乳晕

    位于乳房中央,乳头的外围,呈淡红色。怀孕时,乳晕色素沉着,色泽加深,可作妊娠诊断的参考。

  • 附分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4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手、足太阳之会。位于背部,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一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,深层为肩胛背神经

  • 巨胜苗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胡麻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绀(gàn 干)

    即红青色。属肝。肝主色青,若青如白绢裹绀之色,鲜明红润,是人体正常颜色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论》:“生于肝,如以缟裹绀。”

  • 洗刀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防风、连翘、羌活、独活、草决明、蔓荆子、木贼、玄参各一两,当归、荆芥、滑石、薄荷、麻黄、白术、赤芍药、大黄各五钱,黄芩、川芎、桔梗、栀子、石膏、芒硝、蝉蜕、菊花、蒺藜各四钱

  • 同名经配穴法

    配穴方法之一。指手、足同名称经脉所属穴位上下配合使用。如《百症赋》:“热病汗不出,大都更接于经渠。”是手、足太阴经相配;“倦言嗜卧,往通里、大钟而明。”为手、足少阴经同用等。

  • 理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又名缕法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用手握住肢体,然后一松一紧,自上而下循序移动。多用于四肢部。有理顺筋脉的作用。

  • 椿根白皮

    见《经验方》。即椿白皮,详该条。

  • 倪枝维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佩玉,号凤宾。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长于产科,于1728年撰有《产宝》一书,重点论述产后病证,为清以后流行较广的妇产科专书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