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经失血

肾经失血

证名。指房室过度伤肾所致的失血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三:“肾经失血:肾主五液,因房劳而动血者,出于肾。”其症多伴见气喘咳嗽。或呕吐痰涎,面红,骨蒸盗汗咽干烦躁。甚者大吐大衄,失血不止,四肢厥冷,小便不利,脉微细。治宜补肾益元,肾阴亏者壮水制火,肾阳衰者益火归原。选用六味地黄丸、八味地黄汤镇阴煎等方。参见失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舒卡·洛最给布

    【生卒】:1509~1580?【介绍】:明代藏族医学家,为舒卡·年姆尼多吉的后裔。西藏人。从幼接受教育,尤精于医学。他所著的《祖先遗教》,是对《四部医典》进行注释的重要著作,至今仍为人们学习医典的重要

  • 悲则气消

    气消,指肺气消耗。肺主气,悲伤过度,使肺气运行不畅,久而气郁化热,热蒸则肺气消耗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悲则气消,……悲则心系急,肺布叶举,而上焦不通,荣卫不散,热气在中,故气消矣。”

  • 药性通考

    书名。8卷。原题太医院手著,实为清·刘汉基所撰。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。卷1~6药性考,共载药415种(不分类),介绍其性味主治,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;卷7~8集录神效单方,列述黄疸、鼓胀、六郁、痹症等

  • 泉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渊腋,见该条。

  • 殃火丹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。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、膀上者。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,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。

  • 真气

    ①同正气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真气者,所受于天,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。”参正气条。②同元气。《脾胃论》卷下:“真气又名元气,乃先身生之精气也。”参见元气条。③指心气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真气上逆,故

  • 赵宜真

    【生卒】:?~1382【介绍】:元明间医家。号原阳子。浚仪(今河南开封)人。少习儒,见方书之善者,辑喜传录。常自制成药,施以济人。精外科,主张习外科者宜通大方(内科),始能全美。其早年曾得《外科集验方

  • 转胞

    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治》。又称胞转、转脬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:“胞屈辟不通,名为胞转。其病状,脐下急痛,小便不通是也。”多因强忍小便(忍尿疾走,忍尿入房、饱食忍尿等),或寒热所迫,

  • 血热经行先期

    病证名。亦名血热经早。包括虚热、实热两种。实热者,多因素体内热,过嗜辛辣食物,或感受热邪,以致热扰冲任,迫血妄行。症见经期提前七、八天以上,血量较多,色紫红,稠粘,心烦口渴,喜凉饮,大便秘,小便黄等。

  • 四部医典

    藏医学著作。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主持编著。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末。全书用韵体古藏文以问答形式写成。分四部分:第一部为“总则医典”,共6章。简介了人体生理、病因病理、诊断及治疗。第二部为“论说医典”,共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