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瘟痧》:“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,至春而发,变为瘟症,是名瘟痧;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,至秋而发,亦名瘟痧。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,不相传染,时或有之;秋瘟痧毒受病者多,老幼相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枸杞叶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楚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天柱骨折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
指强固的骨骼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刺壮士真骨,坚肉缓节,监监然……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名医徐道度之父。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(鼻)有流臭黄水者,甚则脑亦作痛,俗名脑砂。”参见鼻渊、控脑砂等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等篇,为少阳(一阳)、阳明(二阳)、太阳(三阳)、厥阴(一阴)、少阴(二阴)、太阴(三阴)之总称。是中医在《周易》“阴阳太少”理论的基础上对阴阳的进一步划分,即在少阳与太阳之间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