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胞宫

猜你喜欢

  • 蟹睛翳

    病证名。见南京中医学院编《中医学概论》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始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香茅筋骨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布荆子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百解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女科仙方

    见傅青主女科条。

  • 謇吃

    病证名。謇,通作蹇(《韻会》)。《易经》注:“謇,难也。”“口吃难于言也。”(《广雅注》)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人之五藏六府,禀四时五行之气,阴阳相扶,刚柔相生,若阴阳和平,气血调适,则言语无滞,

  • 痘疹心法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痘疹世医心法》。12卷。明·万全撰。刊于1568年。卷1~8阐述痘症的特点,以及发热、出见、起发、成实、收质、落痂、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;卷9疹毒;卷10妇女痘疹;卷11~12为治疗

  • 疮口不合

    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即疮疡溃后久不敛口。多因正虚邪恋所致。若见脓水清稀,脉虚神疲者,宜八珍汤以补益气血;若形瘦色悴,口干咽燥,舌红,脉数者,宜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肝肾;若疮口肉色晦暗,肢冷自汗

  • 山崩子

    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满山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