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脾常不足

脾常不足

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。由于小儿脾气未充,消化力弱,而生长发育又非常迅速,对水谷营养的需求较大,往往影响消化功能。如一旦饮食失调,喂养方法不当,过食过量,或突然改变饮食,超过脾胃的耐受能力;或气候变化感受外邪,就会出现运化不健,不能升清降浊,以化生精微发生积滞呕吐泄泻等病证。如果迁延失治,而出现营养障碍,全身消瘦等状态,甚而可致严重后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痛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囊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
  • 擦面

    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即浴面。见该条。

  • 虚热痉

    出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。即本脏自病痉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地茄根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菍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苦骨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厥阴咳

    病名。十咳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病诸候》:“十曰厥阴咳。咳而引舌本是也。”治宜刺大陵。参见十咳条。

  • 髓中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四满。见该条。

  • 谢玉琼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昆秀,号璞斋,安城(今广西境内)人,精于儿科,善治痘疹,撰有《麻科活人全书》(1748年后改名《郑氏瘄科保赤金丹》或《郑氏瘄略》)。

  • 释住想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慎柔条。